百色無收縮灌漿料如何使用?
清潔設備基礎表面,無碎石、浮漿、灰塵、油污、脫模劑等雜物。
灌漿前24小時,設備基礎表面應充分濕潤。
灌漿前1小時,積水應吸干。
根據設備座椅的實際情況,選擇相應的灌漿方法。
由于CGM具有良好的流動性能,一般可采用“自重灌漿”,即直接從模板口灌漿,完全依靠灌漿自重,填充整個灌漿空間;如果灌漿面積大。
當結構特別復雜或空間小、距離長時,可采用“高漏斗灌漿”或“壓力灌漿”進行灌漿,確保灌漿能充分填充各角落。
根據確定的灌漿方法和灌漿施工圖支撐模板,模板定位標高應高于設備底座上表面至少50mm,模板應緊密、穩定,防止松動、漏漿。
根據產品證書上推薦的水料比確定加水量。
飲用水應用于攪拌水。
水溫應為5~40℃,可采用機械或人工攪拌。
機械攪拌時,攪拌時間一般為1~2分鐘。
人工攪拌時,應先加入2/3的用水量攪拌2分鐘,然后加入剩余用水量,繼續攪拌均勻,標準稠度加水量為12%-14%。
(1)漿料應從一側灌漿,直至另一側溢出,以排出設備座椅與混凝土基礎之間的空氣,使灌漿充實,不得同時從四側灌漿。
(2).灌漿開始后,需要連續進行,不能間斷,應盡量縮短灌漿時間。
(3).灌漿時不宜振動,必要時可用竹板條拉動導流。
(5)設備或軌道基礎較長的灌漿應分段施工。
每段長度應為10m。
(6).如果在灌漿過程中發現表面有泌水現象,可以撒少量CGM干料,吸干水分。
(7)對于灌漿層厚度大于1000mm的設備基礎灌漿,攪拌灌漿材料時,可按總量比1:1加入0.5mm石,但需要測試確定其灌漿性能否滿足要求。
(8)設備基礎灌漿完成后,應在灌漿層凝結前進行處理。
(9)在灌漿施工過程中,應避免灌漿層振動和碰撞,以免損壞未結硬的灌漿層。
(10)模板與設備底座的水平距離應控制在100mm左右,以便于灌漿施工。
(11)當設備基礎灌漿量較大時,應采用機械攪拌方法,以保證灌漿施工。
(1)灌漿后30分鐘內,應立即噴灑養護劑或覆蓋塑料薄膜,并加蓋巖棉被進行養護,或在灌漿層凝結后立即噴水保濕養護。
(2)冬季施工時,養護措施還應符合現行《鋼筋混凝土工程施工驗收規范》(GB50204)的有關規定。
